无限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 分节阅读 193

分节阅读 1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师弟了。十二祖巫与为兄今后的算计有用,还需留下,不能让师弟快意恩仇,找十二祖巫报仇了。不过师弟但请放心,等为兄的算计达成,如果十二祖巫还没死尽,必然给师弟一个报仇的机会”

大焚天眼帘下垂,脸色淡然道:“无妨,只要能够让我佛佛光普照洪荒,教化洪荒苍生万民,我便是忍一时之气又有何妨。振兴我教大业为重”

接引晦涩眼眸瞬息之间金光暴涨,虚实生辉,道:“师弟此言大善”

刑天成就祖巫,不仅女娲与西方三圣感应到了。其他圣人也都在第一时间从天机中知晓此事。

昆仑山玉虚宫太清殿中,风火蒲团打坐的老子,只是右手持扇,不时扇起一阵巽风,吹进那终日火苗熊熊燃烧的紫金八卦炉。佝偻身躯,双眼浑浊,摇摇晃晃,看上去就像风中吹烛,马上就要熄灭般。

刑天成就祖巫真身,巫族十二祖巫重新凑齐,老子马上就察觉,微微抬头,向着幽冥地府的方向望了一眼,不为所动,依旧不紧不慢的扇风,只是双眼不再浑浊,反而精光流转。口中喃喃自语:“这样也好,盘古后裔,又岂能没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在玉清殿之内安坐的元始天尊,摩挲三尺青须,圣人烛照天机顿显,眼光看向九幽地界,脸上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默然不语,也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正在上清殿内为长耳定光仙单独讲道的通天感应天机,知晓了刑天成就祖巫,巫族重聚十二祖巫之事,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轻声笑道:“这才对嘛,盘古后裔岂能是轻侮之辈。”

长耳定光仙忙问通天究竟,通天将事情一说,长耳定光仙想起先前他从幽冥地府去洪荒后土部落,给刑天送去后土精血,又看了看在幽冥地府中成就祖巫的刑天。心中苦笑,合着平心娘娘就是想让他放一下面子,缓和一下巫妖两族气氛。送精血这件跑腿之事,完全是个借口,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

正在魔界之中观看千万亿天魔飞舞幻化的大自在天感应道刑天成就祖巫之天机,向着幽冥地府的方向看了看,有朝着域外星空中宇宙通道的方位望了望,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第十九章 开山门三清分家

第十九章开山门三清分家

刑天成就祖巫,巫族重新凑齐十二祖巫,洪荒风起云涌,一些老牌准圣洪荒大能亦感受到了些许端倪。可是因为他们功力不到,静坐洞府,默察天机,天机竟然迷迷糊糊,如同雾里看花,不知具体发生了何等事情。经过巫妖大战的劫难,便是这些洪荒大能们也变成了惊弓之鸟。怕有灾祸临身,纷纷开启护山大阵,在洞府之中安心静修。不参与外事。

幽冥血海就在幽冥地界之内,巫族刑天成就祖巫之事自然瞒不过在血海之中潜修的冥河和鲲鹏两人。冥河出于谨慎起见,号令修罗一族暂时静修魔道,体悟大自在天无上魔尊所创之魔教真义。血海无数阿修罗回归血海深处,血浪翻滚,遮掩洞府,往日肆无忌惮、嚣张无比的阿修罗族就像从世间消失不见一样。只有依旧滚滚血浪翻滚,六道轮回徐徐转动,鬼魂转世重生。

万寿山上,镇元子眉头紧皱,手托黄濛濛的地书,察觉大地戊土之气流失,就是掌握地书至宝,万寿山的地脉还是流失两层,虽然道行不如圣人般洞彻天机,但是也感觉到可能有大事将要发生,忧心不已。

于是把至宝地书沉入万寿山,无量戊土精华喷吐,同时人参果树激射乙木绿气,形成外黄内绿的光罩倒扣万寿山,阵阵光辉闪过,隐匿不现,那山还是山,那水还是水,只是多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不过令洪荒众多大能意外的是,在刑天成就祖巫,巫族重新凑齐十二祖巫之后,并没有如大家意料的那般进行什么大动作。十二祖巫也并没有返回洪荒大地巫族部落,而是继续呆在幽冥地界之中没了动静。众多洪荒大能开始还有些意外,但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原因。

刑天能够这么快就成就祖巫,想必巫族也是用了什么了不得的法术神通,肯定付出了极大代价,毕竟天地一盈一亏,这等几乎逆天之术怎么可能不遭天忌。如是所料不错,那十一位祖巫想必是元气大伤,短时间恢复不易。

由后土祖巫化身而来的平心娘娘乃是幽冥地界之主,在幽冥地界之中,平心娘娘实力堪比圣人。有平心娘娘作为庇护,幽冥地界自然是一众祖巫最好的修养疗伤之所在。一众祖巫定然是想要在幽冥地府养好伤势之后在出来洪荒。

而见巫族并没有做出什么大动作,洪荒巫妖二族在两族高层的号令下,皆是谨守门户,彼此维持和平状态。洪荒大地反而因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而在这种情况下,洪荒众位圣人却是不甘寂寞,纷纷大开山门,开始从洪荒众生中招收弟子。

话说昆仑山,三清各自成道之后,因三人对道的领悟不同,各自走上自己的道。老子清净无为,又身为大哥,所以也不和元始通天争论,只是每次论道的时候三人对自己的道各抒己见。元始讲究顺天顺势,而且最好面皮,所以收徒看出生资质。通天认为破而后立,如鸿均讲道一般有教无类,只要有向道之心就可以得道。二人每每论道意见相左。

因为关系彼此大道理念,元始通天两人都不肯让步,偶尔也会闹得不欢而散。虽说三清情谊深重,不会因为些许小事而产生隔阂,但为了避免争论,三清都有意无意的开始减少了一起论道的次数。仍然滞留在昆仑山中的长耳定光仙见此情景急在心中。

拥有后世记忆的他再清楚不过,三清正是因为彼此大道理念不同,道义各异,从而意见不合常有争论,为了避免长久争吵有伤兄弟情义,后来干脆分家单过。可殊不知正是因为三清分家单过之后,来往的少了,相互之间少了交流,加之门下弟子相互不服较劲,两大教派相互竞争,最终兄弟反目祸起萧墙。

并不是说三清并不存在兄弟情义,其实三清之间存在着很深的兄弟情义,亿万年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所培养出来的感情岂能是假的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不断的维系的,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自从因为通天广收门徒引起元始的不满之后,三清分家,老子将洞府搬去首阳山,通天将洞府设在海外金鳌岛,元始留在昆仑山玉虚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