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245 长平君唤雨 一更

245 长平君唤雨 一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廉颇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魏王或降或逃或坚守, 无外乎这种选择。

当城墙头的守军减少时,魏王就只剩下投降或者逃跑两个选择。

魏王若投降,廉颇不需要做什么。所以他只用准备应对魏王逃跑。

魏军很难直接从秦军的包围中杀出重围。以廉颇多年的打仗经验, 魏王肯定会驱赶大量平民当盾牌, 自己混杂在其中逃走。

廉颇猜到魏王的做法之后,给秦军下令,若城门大开,除非有人来到了他们的战阵前, 否则不准主动攻击魏人,任由他们逃走。

他又在大梁通往其他城池的要道上设伏,不需要辨别身份,只需要抢夺衣着富贵和带有辎重的人马。

廉颇完全看不起魏王本人,就算魏王逃走也没关系。他所执行的斩首行动只是破魏国的国都。只要大梁被攻破, 不仅魏国士气大跌,而且再没有一座坚固城池能抵挡秦军的兵锋,打其他城池都会很轻松。

他甚至认为,魏王到处逃窜,说不定还让魏国更容易被扫灭。

朱襄既然说他能撑得住, 廉颇就带着朱襄一同旁观了这场“闹剧”。

朱襄双手抓紧了缰绳, 缰绳在他手心勒出了红痕。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魏王给魏人造成的惨剧, 心思翻腾, 最终沉静如渊。

大梁城门开启后,有魏国士人举家投降秦国。

朱襄由此得知了魏国朝堂的事。

魏王或许是想降的。但那位殉国的士大夫把魏王架了起来,让他无法说出投降的话。

至于为了国民投降什么的, 现在的贵族没有这个“爱民”的概念。

何况魏王若想得到这个声望,就该自挂梁上,然后让众臣开城门投降, 请秦军勿伤大梁城中的魏人分毫。

他若是这样做了,魏国就算覆灭,也会成为秦国的一颗定时炸|弹。

可惜他没有这个意识。

而且就算魏王有这个意识,恐怕他也没有这个胆量。

朱襄想起了雁门郡守将司马尚。

“差不多了。”廉颇冷淡道,“奏战鼓!”

秦军擂起了战鼓。慌乱的魏人立刻往回跑,重新涌进大梁城。

人群转身回城,又有许多人被践踏和拥挤落水而亡。

此时还有许多守军和贵族私兵没来得及离开。被驱赶的魏人回头狂奔,与这些人起了冲突,堵塞了他们的去路。

贵族也听到了秦军的战鼓声。

他们心急如焚,命令私兵和守军砍杀堵路的魏人。

秦军擂响战鼓之后仍旧一动未动,就这么冷眼看着魏人自相残杀。

待廉颇再次擂响战鼓,让秦军收尾的时候。大梁城门前已经铺了一地的死尸,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战。

秦军未损一兵一卒,全是魏人内讧。

廉颇看着朱襄的眼神带了些古怪:“你这人运气是不是有些古怪?”

朱襄本来心头沉重,闻言疑惑:“为何?”

廉颇收回视线,道:“可能不是你运气古怪,是秦国运气古怪。”

朱襄更疑惑:“什么?”

廉颇道:“我打了一辈子的仗,打新郑和打大梁遇到的事,都是头一遭。”

朱襄:“……”

他的表情也变得很复杂。

虽然韩王和魏王所做的事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算得上常见。但对于廉公来说,大概确实很惊奇了。

毕竟战国还是一个讲究血性的时代。

可惜血性多在战国的“士”身上,战国的国君并不是士。

有朱襄在,廉颇就懒得做抚民的麻烦事。

看到长平君的旗帜,听到了长平君的名号,惶恐不安的魏人逐渐停止了反抗,忐忑不安地按照秦人的吩咐推举出名望较高的人,帮秦人管理大梁城。

首先,他们需要救火。

魏王离开大梁城的时候,给宫殿和各大仓库都放了一把火。

为了让城里更混乱,拖住秦军的脚步,他出城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在道路两侧民居放火。

大梁城已经沦为了一片火海。

魏王和贵族回头时脸上都带着几分阴狠。

他们希望秦军攻占了大梁城也一无所得,最好这场大火还能烧死一些秦军。

但出乎他们预料的是,他们还没有离开多远,阴沉的天空就飘起了雨。

即使背后有追兵,魏王也不由愕然勒马驻足。

“为何?这是为何?”魏王脸色悲怆,“难道是上苍眷顾秦人吗!”

还有人崩溃地跪在地上,额头紧紧地贴住了逐渐湿润的泥土:“是长平君,一定是长平君!是长平君唤来了雨!”

许多人脸上出现了了然的神色。

“快走!趁着下雨,赶紧逃!”有人不在乎大梁城如何,赶紧催促逃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